第4章:转机的曙光 (2 / 3)
最後,她指向一份着重台湾市场的分析。「反观台湾,」书薇的指尖点在萤幕上,「真正有规模、有品牌理念、专注服务大尺码族群的选项,几乎是空白。现有的选择要麽是低价、质感粗糙的成衣,要麽是价格高昂却未必合身的进口品。中间地带,正是我们可以切入的机会点。」
颜柏睿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平板的萤幕上,手指滑动的速度慢了下来。那些鲜活的消费者声音、明确的市场数据、成功的国外案例,像一块块拼图,逐渐将书薇口中的「潜力」具象化。他脸上的怀疑渐渐被专注和思索取代。
书薇见他态度松动,继续抛出更核心的想法:「我们不需要去跟现有的快时尚品牌抢标准尺码那片杀成红海的市场。我们要做的是开辟新战场。」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清晰的策略感,「建立一个专属於大尺码族群的品牌,核心不是大,而是专属。强调的不只是尺寸,而是舒适度、剪裁的合身度、材质的高品质,最重要的是,传递自信和自我接纳的品牌JiNg神。让穿上我们衣服的人,感受到的是尊重与美丽,而不是将就与妥协。」
她顿了顿,说出关键的执行方案:「成本控制方面,我建议跳过本地盘商和层层代理,直接对接大陆优质的大型代工厂。现在大陆许多工厂的技术和品管水平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可以透过严格的筛选和驻厂品管,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前提下,确保产品的品质达到我们的标准。这样才能在合理的定价下,提供真正优质的产品。」这个提议既务实又具备可行X,是打动JiNg算成本效益的颜柏睿的重要筹码。
颜柏睿沉默了。他放下平板,身T向後靠进沙发,闭上眼睛,手指按压着眉心。书薇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偌大的客厅里,只剩下空调运转的低微声响和窗外遥远的城市背景音。
几分钟後,颜柏睿睁开眼。那双不久前还盛满疲惫与挫败的眼眸,此刻却像被重新点燃的炭火,闪烁着专注而锐利的光芒。他看向书薇,眼神里多了份认真、欣赏,以及许久未见的、属於猎人发现新目标时的兴奋。
「你…什麽时候开始研究这些的?」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数据…很紮实。切入点…也确实跳脱了框架。」他没有立刻说同意,但这份肯定和态度的转变,已经说明了一切。他被书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快速的资讯蒐集能力,以及那份清晰的策略规划打动了。这个看似「小众」的点子,在她有条理的论述和数据支持下,展现出令人无法忽视的可能X。
「就…刚刚想到,觉得值得深入看看。」书薇轻描淡写地带过自己的用心,但眼底闪过一丝被认可的喜悦。
接下来的时间,深夜变成了充满活力的策略会议室。颜柏睿彷佛被注入了新的能量,疲惫一扫而空。他开始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目标客群的具T画像?初步的产品线规划?可能的定价区间?如何建立差异化?大陆工厂的具T联系管道和品管机制?…
书薇则有条不紊地回应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越来越热烈。颜柏睿甚至起身找来纸笔,快速地画着思维导图,记录下迸发的灵感。客厅的灯光下,两人隔着茶几,专注地探讨着这个新生的商业构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并肩作战的融洽与热忱。争执和压力彷佛被隔绝在了门外。
随着讨论的深入,颜柏睿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那是一种属於创业者、属於开拓者的斗志,是他在处理繁琐日常营运和无尽压力中逐渐黯淡下去的火种,此刻被书薇的点子和两人碰撞出的火花,重新点燃了。他不再是那个被挫败感笼罩的总经理,而是重新找回了当初创业时那份锐意进取的气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