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巨星陨落 (3 / 8)
这年冬,国都新田城,悼公询问魏绛:“我们的百姓可以驱使了吗?”
魏绛回答:“我认为还需要再等一季,武子提供的稻种是双季稻,一年可以播种两次,但今年百姓不太熟悉,许多人只播种了一季,偶尔有人播种了第二季,收成也不太高。不过百姓心中都有了期望,这是好事,我建议等春耕过后,百姓把这一季稻种播种下去,国君再召集军队也不迟。”
元帅荀罂回答:“百姓可以等一季,但道路遥远,相互通信不便,我们如果要通知盟国参战,使者现在可以动身了。”
悼公犹豫了一下,俯身问赵武:“我们的稻种还有剩余吗?鲁国、卫国、宋国追随我们多年,如果我们的稻种有剩余,不如让使者携带稻种前往这三个国家,让三位国君也尝一尝晋国新稻。”
赵武有点为难,他并不是担心本国的优良稻种外泄——推行一个新物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北方国家从春秋初年就知道楚国人在种植稻米,可稻米的种植要推行到北方,似乎是一千年之后的事。所以,即使那三个国家在播种前拿上了稻种,也不见得会把它们播种到土地里。
“我们的稻种推行才一年,我晋国的农夫还在熟悉种植技巧,优良稻种连我们本国都不够,再说,鄢陵大战,各国也不是没有看到楚国的稻种,他们当初都不在意,我们何必把别人不在意的东西敬献给对方呢?”
悼公回答:“我也知道你说的那些事,但寡人这里两年缓过了力气,总得给其他国家一个理由吧——一个要求他们协同作战的理由。”
荀罂插话:“不错,寡君送给三位国君新稻,让他们播种到地里,一年可以收获两次粮食,这是对三国百姓的爱护。而无论新稻种有多少,我国的使者手持稻种前去问候,并要求他们出兵,都是个很好的理由啊。”
赵武还想坚持,一名寺人宦官悄悄走进殿中,在韩起耳边低估了几句,韩起脸色立刻变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