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打完你,还要你奖赏我 (7 / 9)
或许,曾经的晋国逃臣伯州犁劝解楚王的话,可以解释楚国人所受的待遇:“意愿靠言语来发出,言语一出口,就要以信用来保障,有了足够信用,意愿才能实现。背信弃义,就等于抛弃了令诸侯顺服的法宝啊!”
伯州犁是中原人,他忘了鲁国季文子评价楚人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楚国人跟炎黄人道德观念不一样,“背信弃义”在他们看来是绝顶聪明的表现。所以楚人被天下诸侯防范,也不足为奇。
赵武在新郑城享受了郑国人的热情招待,因为魏氏目前孤军在外,赵武不敢多停留,两日后,看到军队得到休整,赵武再度挥军——全军转向西方,朝楚人的临时军营扑去。
因为要参加盟会,郑国君臣全体随行,不过,郑国已经拿不出太多的军队,郑简公向赵武诉苦:“寡人接到上卿伯夙的命令,搜集兵车五百乘随行,真的是罗掘殆尽啊。楚军驻扎在郑国,我们岂敢不防范,但楚军势大,我们又不敢惹怒他们,所以只好把军队分散在边境城市,遥遥监控楚军。
上卿伯夙索要军队,我们不敢从边境抽军,只好从新郑,从新郑北方悄悄集结兵车五百乘。因此,我新郑的防守力量都抽空了,寡人待在空虚的新郑,真是旦夕惊慌,元帅再晚点到的话,寡人就要疯了。”
赵武安慰了郑简公,又问:“听说楚军曾垂囊而入新郑,他们有多少兵力。”
郑简公苦恼的回答:“楚君说是来求聘,他们来了兵车一千乘——一千乘啊,哪有人携带千乘兵车来结婚?”
赵武再度安慰郑简公一番,还问:“楚君这个人怎么样?”
楚灵公这个人真不好形容,郑简公思考了半晌,用了一个很别致的词:“闪亮,非常闪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