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水雷 (2 / 5)
蒙古骑兵总兵力不过数十万却能纵横驰骋打下有史以来最大的疆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总是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在敌人步兵周围进行骚扰,充分发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原则,直到敌军变成了一支疲军、乱军时才乘胜追击一战而胜。
德军机械化部队也是如此……事实上,其“闪电战”的战术就与蒙古骑兵深入敌军腹地长途奔袭作战的战术十分相似。
这也是德军坦克重视机动性的原因之一:“三号”坦克的重量足足是苏军轻型坦克t26的两倍,但速度和越野能力却比t26出色得多。
所以,重点就在于这个装甲师能否渡过第聂伯河。
为此克莱斯特上将还亲自做了一些布署:
首先,克莱斯特上将在克列缅丘格两岸布署了两个炮兵团。
炮兵团的作用是什么就不需要多说了,它们构成交叉火力一左一右的封锁住克列缅丘格上游,使苏军的浅水重炮舰无法通过这里。
其次,就是命令飞机增加克列缅丘格上游水雷的布设。
最后,往下游布设了几个工兵团然后同时搭设浮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