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九源言情小说网>其他类型>电影教师> 第七十五章 改编 (3 /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改编 (3 / 4)

        如果是几个月前的张然,他一定会认为电影是在讲不疯魔不成活,是为了艺术的自我献祭;但现在他觉得电影是在讲人的*,是讲*对内心的吞噬。

        《爆裂鼓手》是个小故事,但有大命题,折磨与被折磨,都是表皮,甚至连成功都是皮。在这一点《爆裂鼓手》和《黑天鹅》异曲同工,都在展示成功光环下的黑暗面,为了成功而渐渐失去的人性。

        其实成功没有唯一的答案,成为大师名垂青史往往是偶然的事情。想要成功必须有一个要素,那就是热爱。片中的安德鲁从撕掉家里的音乐海报时就已经不爱音乐了,他看着幼时的录像带流泪,他是那么难过,却没有想过把鼓拿出来敲一敲。当他被老师一次次打骂后,他的初衷,他对架子鼓的热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变态的想要追求极致的渴望,是那400多下的极限速度。

        影片的最后安德鲁确实做到了,他肯定会被现场的观众都记住,会进入林肯中心。但问题就在于进入林肯中心是否就意味着成为查理帕克?实际上差得很远。安德鲁那个自杀的师兄肖恩凯西不但进入了林肯中心,而且是林肯中心的首席,他都没有成为查理帕克,更何况安德鲁了。安德鲁失去了成为查理帕克的可能性,倒是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肖恩凯西。他走上了跟肖恩凯西同样的道路,都拥有了高明的技术,却又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

        查理帕克之所以牛,在于开拓了爵士乐,将爵士乐带到了新境界。手速400,林肯中心,只是成为一个好乐手的基础,基本功过关了,才能正确诠释乐曲,才能摸索着建立自己的音乐人格,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安德鲁是有天分的,而且非常努力,也许他本来是真的可能成为第二个查理帕克,但当他失去对音乐的热爱后,无疑失去了这种可能性,这对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弗莱彻都是一个悲剧。

        这就像一个人爱因斯坦似的天才在老师的压迫下日夜做题,写到食指流血,满脑子全是试卷,终于考进了清华。能考进清华很牛,但对爱因斯坦来说,变成一个不在热爱物理学,只会做题和考试的机器是不是巨大的悲剧?

        从这个角度而言,《爆裂鼓手》是反励志,反成功学的!

        想明白《爆裂鼓手》要表达的东西后,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改编的问题了。要把《爆裂鼓手》变成中国的故事肯定得做修改,因为电影讲的是爵士鼓手的故事,爵士乐这东西,在国内不能说没有,但实在太小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