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2 / 5)
他们能趁这机会找到的疑点越多,翻盘的几率也就越大。
“这几份资料,是根据谢叔叔和我爸,当年查案记录下来的手稿,还有公安局的备案信息,我全部重新做了整理。”
“其中有关马之孝的口供,我和顾老师之前也讨论过,虽然没办法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一个六岁的小孩。”
“但这个人不干净的事实,板上钉钉。”
谢序宁接过方惜亭重新整理过后的案情资料,认真翻看两页。
发现他把现场信息和目击人证口供不符的地方,都特地拿红笔做了标注。
“其中无论真假,我们都先暂时忽略,马之孝提供的所有信息,只从现场来分析。”
“首先,马家门窗完好,没有被外力破坏的痕迹,但主卧窗台的围栏被人用利器剪断。”
“栏杆没有指纹,但被人暴力掰开,留下一条可供成人通行的出入口,做出翻窗入室的假象,但窗台也没有留下脚印。”
“如果说凶手,他准备充足,在作案前后都有认真清理过现场痕迹,这种行为能说得通,但在时间点上,还留有很大的疑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