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九源言情小说网>其他类型>凯文日记> 三毛和赵晖 (3 / 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毛和赵晖 (3 / 34)

        赵晖离我们远去,已经很久,久到很多人甚至已经忘记这个曾经的灵魂主播。但不管怎么说,她总在我们记忆深处,埋下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在合适的时候,就会开花结果,长出一棵金苹果树。金苹果树不是摇钱树,但比摇钱树吉祥得多,不是吗?因为金色总代表着神和神圣。让神赐福赵晖,以及每一个喜欢赵晖的爱神的灵魂。多年后的某天,我们将会在一个呜咽的夜晚,再次听赵晖说:“不要哭,我爱你。”我们也爱你,赵晖女神。

        2023年5月14日

        创建时间:2023/5/144:42

        标签:重庆

        我没有仔细考证过到底成都的教堂和庙宇更多,还是重庆的教堂和庙宇更多,但我想这对双胞胎总有一点可比性,就好像一个作者的两本,也有区别,也有好恶。成都是一个天蓝色的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锦江两岸的码头全是观光码头,从东门大桥布置的富丽堂皇的水码头坐船就可以观赏锦江两岸的繁华,到晚上,点亮照壁灯,火树银花不夜天,好一番人世风光。但是,重庆却是一个殷红的城市,渣滓洞,白公馆,解放碑处处洋溢着红色的绚丽。对一个成都人来说,看到这么多红色遗迹,会让他感到头晕目眩,甚至有异域感,成都始终是世俗和商业的。而对一个重庆人来说,浏览成都的浮华和虚无,可能会从内心“蔑视”这个虚荣的城市,因为他感觉不到内心的躁动和激情,仅仅看到一条平静缓行的府南河。

        为什么我想考究一下成都和重庆的教堂和庙宇的数量,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也有意义的对比,两个双胞胎,谁更虔诚,谁更向神看齐?成都有一份名小吃,叫天主堂鸡片,因为其于崇州的天主堂侧售卖,所以因地得名。天主堂鸡片,麻辣鲜香,味道爽口,算成都凉拌菜中的扛把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成都是一个对宗教很包容的城市,把自己的一份名小吃也沾染天主的神光,并不因此感到晦涩,反而得意。

        重庆则完全换一种口味,有据可查的重庆教案就有多起。每起教案,无不是打杀教士教民,捣毁教堂,声势浩大,轰轰烈烈。重庆人骨子里有一种血性,看不惯,想不通的事,就要较较真,哪怕流血牺牲,在所不辞。据说,文革的时候,坦克都开上重庆的街道,这对成都人来说是很恐怖的。我觉得重庆人很可爱,认死理,没那么多三倒拐的花花肠子,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绝不口蜜腹剑,绝不虚与委蛇。重庆是一处透着光的城市,哪怕这缕光晃得人有点睁不开眼睛。

        成都像月亮,重庆像太阳,月亮如水,太阳发出强光。如果要比较一下成都文殊院和重庆罗汉寺谁更殊胜,毫无疑问,文殊院更灵动,罗汉寺更威武。其他不说,光是罗汉寺的500罗汉就够惊人,简直是一个军队。而文殊院呢?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神佛,还各自为政,懒洋洋的,在冬天晒着太阳。到底罗汉寺的罗汉更有神威,能保佑人的平安,还是文殊院的玉观音更和蔼,普救世间,看香客的心态。喜欢爸爸权威的去罗汉寺,喜欢妈妈温柔的去文殊院,或者两个都去,动车一天就能来回。

        据老一辈说,文革的时候,成都闹得不凶,但重庆就完全不一样。重庆的造反派革命小将是真刀真枪的拿家伙火拼,所以才有那个着名的红卫兵墓地。对成都人来说,可能会被认为是疯子所为。很难想象成都的红卫兵会真刀真枪的动手,更多的时候,只是叫嚷得厉害,有时候,甚至连叫嚷都是做个样子。回家去,炒一份回锅肉,香着呢。

        重庆的性格是江姐的性格,面对敌人绝不后退一步,目光坚毅,横眉冷对。成都的性格是卓文君的性格,文君当垆,相如作赋,诗情画意,富有生活情趣。文革时候,有个干部被批斗,造反派批斗干部半天,人也累了,肚子也饿了,于是造饭休息,准备午餐。哪知道干部竟然赖在现场不走,造反派上前去问:“你怎么还不走?!”干部说:“我家里没人做饭,我把饭吃了再走。”这个干部多半是成都人,一个重庆人如此,恐怕会被戳脊梁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 +书签 下一页